洞头建起多条“活”海堤人们印象中的海堤,就是冷硬的钢筋水泥建筑,但记者昨天(8月12日)在洞头区状元南片围垦堤坝上,看到的却是一片绿油油的生机。随行专家自豪地告诉记者:这是我们洞头首创的生态“活”海堤!堤前三亿体育官网、堤身、堤后,每个区域都具备不同的生态功能,海堤变身生态多功能区。
从水泥硬建筑到绿色生态“活”堤坝,这样的反差是怎么来的?在8月15日全国首个生态日来临之际,记者专门采访了洞头区海洋生态与藻类研究院院长李昌达。他告诉记者,生态“活”堤由三部分组成:
堤前湿地带,在靠海这一侧,布设四角空心牡蛎礁、合金网兜海螺礁等结构,营造适合螺贝类生物栖息的生长环境;
堤身结构带,在不影响防洪的前提下,利用生态环保材料,对堤身进行塑胶跑道改造,使之成为村民夜晚休闲好去处;
堤后缓冲带,在堤身与围垦后形成的河道间,一层层布局种植马尼拉草坪、芦苇等多种陆生、水生植物,为回归的水鸟提供停留之所。
生态堤坝的构建充分考虑了生态学、材料学和景观学,“三带”依次排开,创造出相对稳定且多样的生态系统。
据介绍,早年围海造陆,一般都在离海岸线比较远的地方建设直堤坝,堤坝后用泥土回填。这样的海堤能防洪消浪,但没有生态功能,对滩涂生物破坏性很强,造成生境破碎。如今的生态“活”堤以尊重自然为理念,通过综合治理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洞头状元南片围垦堤坝全长约5公里,目前已完工的总绿化面积近16万平方米。其生态修复与创新,不仅在技术上取得突破,更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树立了典范。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前来考察时,曾盛赞这是全国最美生态海堤之一。
记者采访时,两名油漆工人正在烈日下为水泥堤身刷白美化,未来,这段堤身将建设环堤小火车娱乐项目;在堤坝内侧河道对岸,几辆挖掘机正在掘地凿平,为后续生态公园建设铺路。
洞头海岸线曲折,如今,北岙、状元、环岛西等3条堤坝、花岗岸线霓屿沿线公里硬化海堤,都已修复成滨海绿色生态海堤。
生态海堤的形成得益于蓝色海湾整治行动。2016年,洞头成为全国首批8个蓝色海湾整治试点单位之一。2019年4月,新一轮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开展,内容包括“破堤通海、十里湿地、生态海堤、退养还海”。
记者昨日通过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2021年8月查新报告得知,洞头“三带”生态海堤建设关键技术属国内首创。(记者 潘圆 章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