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开放40年体育场馆建设生动诠释南阳体育事业跨越发展改革开放40年,大美南阳跨越发展,体育事业奏响更高、更快、更强昂扬向上壮丽乐章,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力支撑。而体育场馆的从无到有、从有到多、从多到好,为南阳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生动注解,见证南阳竞技体育从弱到强、群众体育从少到多、体育产业从小到大的辉煌历程。南阳的每一座体育场馆、每一条大街小巷、每一处公园游园,运动达人们用各自的方式展示体育运动所特有的活力与,传递健康、传递快乐,满满幸福感。
“要想活到九十九,就把空竹抖。”68岁的何天林在梅城公园边锻炼边向记者介绍市空竹协会的宣传口号。
谈起空竹,市空竹协会相关负责人金维国说:“我玩抖空竹已经玩了11年。自从开始抖空竹,我的血糖不高了,身体越来越结实。”
如今,运动健身已经成为时尚生活方式,而遍地开花的运动场、体育馆和公园游园、小区街道随处可见的健身路径,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健身条件。
据了解,截至目前,全市拥有35座高规格体育场馆,新建成103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、150条健身路径、7个户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、1个室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、4个拆装式游泳池、21个多功能运动场,成功实现“城市15分钟健身圈”和乡镇、街道、社区、行政村全民健身工程基本全覆盖,并延伸至部分较大自然村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.81平方米。同时,市体育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,每年投入资金200余万元,积极推动市、县(区)两级公共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,年均服务健身群众100余万人次,免费培训未成年人2万余人。
“十三五”以来,南阳“体育强市”建设成效显著,体育事业快马加鞭,全民健身蓬勃发展。据统计,截至目前,全市拥有市级单项体育协会33个、体育俱乐部33家,县级单项体育协会180余家、体育俱乐部50多家;社会体育指导员共计30579人,实现了每千人拥有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。全市年均举办各级、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000场(次)以上,参与人数超过500万人次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2%,并呈逐年递增趋势。4年1届的市运会已成功举办5届,赛事规模逐步扩大,参赛人数逐步增多,带动效应逐步增强。目前,今年的全市全民健身大会正在火热举行,共设比赛项目24个大项,预计直接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。同时,各县市区全部举办了县级全民健身大会或运动会,直接参与群众超过8万人。
40年不忘初心,40年砥砺奋进。南阳市体育局肩抗责任、主动担当,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,全力推动南阳体育事业在伟大新时代书写辉煌新篇章!
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大、越来越好的体育场馆,使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大、越来越好的体育赛事落户南阳,南阳体育爱好者在家门口就能欣赏高水平的赛事。
以第七届全国农运会为巅峰,我市凭借一流的体育场馆,近年来先后承办了全国男子篮球联赛、全国男子排球超级联赛、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、全国门球公开赛、世界水上摩托大奖赛、“昆仑决”世界跆拳道职业联赛、环球拳王争霸赛、河南省赛艇皮划艇锦标赛、河南省业余足球冠军联赛、河南省篮球联赛等世界级、国家级、省级大型体育赛事60多项;由天冠集团冠名的河南男排、由赊店老酒冠名的河南男篮更是以南阳为主场,而南阳也多次获得“优秀赛区”荣誉称号。据不完全统计,这一系列高端赛事落户南阳,不仅使年均现场观赛人数达80余万人次,而且成功吸引了200余万人参与运动健身。
雄厚的群众体育基础,使南阳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升,省运会成绩稳居“第一方阵”,并向省运动队、国家运动队输送众多优秀人才。据了解,“十三五”以来,南阳新增注册运动员2250人、省级苗子运动员92人;向省级以上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20人,向国家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3人;南阳籍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5个、亚洲冠军4个、全国冠军19个、省冠军81个。
1988年汉城奥运会,南阳姑娘杨晓在女子赛艇项目中摘得一银一铜。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在奥运赛场上获得该项目的奖牌。
奥运会马拉松比赛铜牌得主周春秀、射击世界杯女子气冠军陈融雪、自行车世界杯第一位中国冠军冯永等,都在国际赛场上为南阳体育书写了辉煌篇章。
“改革开放前,南阳只有一个业余体校,外出参赛,仅在武术、体操、篮球等项目上稍有优势。直到上世纪80年代南阳体育运动学校挂牌成立,南阳体育才有了真正的前沿阵地,并成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。后来,我们又引进了赛艇、皮划艇、举重、柔道、摔跤等项目,现在,这些项目都是我们的优势项目。”老体育人王吉廉自豪地说。
谈及南阳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,人们总会说起那座位于中州路与人民路交叉口、于1999年拆除的老体育场。当时,南阳还没有大型综合体育场馆,那座老体育场虽然设施简陋三亿体育官方app下载,但却承载了无数南阳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。
“小时候,我每天都要去老体育场学乒乓球。当时,那是南阳最大的体育场,煤渣跑道,黄土球场,还有水泥灯光篮球场。在那里,少儿体校的老师教孩子们练武术、打乒乓球,每年还有吸引无数人的足球赛、篮球赛,可热闹了。”说起老体育场,今年30岁的王女士怀念不已。
老体育场挥手告别之后,2003年7月,位于白河岸边的南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正式开工建设。这座以宝鼎为造型的体育馆总建筑面积18700平方米,设置5880个观众席位,可承办省级、全国二类综合性运动会,以及篮球、排球、羽毛球、网球、手球、乒乓球、体操、武术、拳击等项目的国际级、国家级单项赛事。
2011年,为举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,南阳市在白河上游建成主体育场。这座以2008年北京奥运全主会场“鸟巢”为模本的主体育场,被人们亲切地称为“南阳鸟巢”,主体建筑共5层,高45.3米,设置3.5万个观众席位,可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。
2012年,依托“母亲河”白河修建的南阳水上运动中心落成。这是我省首座国际级水上运动场,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,水上赛道全长2200多米、宽190多米,可承办龙舟、皮划艇、赛艇等国际级水上运动单项赛事。
此外,各县市区、南阳理工学院和南阳师范学院等大中专院校、各中小学校也相继建成高规格的运动场、体育馆,助推南阳的体育场馆爆发式增长。目前,全市拥有高规格体育场馆35座,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大、越来越好的健身场所,为南阳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、注入强劲动力。
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校长金晓辉感慨道:“以前,南阳只有一座老体育场,现在,随着‘鸟巢’、体育馆、水上运动中心、健身步道的建设,供市动健身的场所越来越多,优良的基础硬件,拉动南阳的体育爱好者群体迅速壮大。”